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3年4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中央部委官宣!楼市,一个大消息!
什么大事?房地产税的基本条件已经准备好了。
全国房屋不动产统一登记,意味着每个人名下在全国各地到底有多少不动产,一查便知。
02 信号越来越强烈 2023年,尽管关于房地产税的声音,在中央层面上都没有听到。 但是,从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举动所释放的信号,以及目前各城市的财政现状来看,房地产的脚步越来越近。 除了上面的信号外,还有三个信号已经传来了。
第一个信号,2月15日,住建部揭开了中国的房屋之谜,全国共有6亿栋房屋。 当然这里的房屋不只是住宅,还包括公寓、写字楼、厂房、机关单位等。 这一消息公布,意味着全国究竟有多少住宅、多少写字楼、多少厂房、多少农民房等等,在中央的数据库中,已经门儿清。
具体数据,政府清楚,但肯定不会公之于众,因为有些东西没法公布,一旦公布就可能坏事。
在之前分析的文章中我就举例说明过。
想想看,假如你所在的城市有500万人,突然告诉你,你城市拥有的房子有2000万套,会如何? 这相当于告诉你,你的城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场。势必会造成,有多套房的,会抛售多余的房产,没房的再也不用着急买房。 如此房价会跌,土地也卖不出去,地方财政无以为继,会乱套的。 从官方公布的情况来看,为了摸清这一数据,耗时三年,组织了500万技术人员,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就动员了260多万人参与普查。 花费这么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摸清全国房屋数量,官方表示,是为了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 这应该只是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是为房地产税开征做准备。 第二,3月26日,财联社报道,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比较》发表的《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明确表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尽管楼继伟已经不是财政部的部长,但作为中国经济体制内的老员工,熟悉房地产税推出的时机和内部情况,他的提议仍会对政策产生比较大的指向性作用。 第三,4月15日,重要人物在2023年第八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明确提出: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建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现代资本市场积极作用。 虽然整段话都没有直接点名房地产税,但在人口红利终结、房地产和土地财政出现拐点,各地在经济、财税上的马太效应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不断强调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其暗含的意思,可能就是房地产临近。 除了以上所释放的各种信号外,从当下全国的财政结构和土地财政现状来看,也到了该征收的时候。
03 房地产税到了该征收的时候 目前,全国卖地收入大跳水,地方政府债务率高企,解决这两个难题的共同方案,貌似只有房地产税。
先看卖地收入跳水情况。 房地产税既是财产税,又是直接税,还是地方税。几年前开始讨论房地产税的时候,就是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推出,充当地方政府新的钱袋子。
什么时候合适?就是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时候,此刻正当时。 我们知道,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有四本账,但是主要就两个钱袋子,一个是一般预算内收入(主要是税收),另一个则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是卖地)。
自房改以来,尤其是内地从香港引入了卖地制度以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攀升。很多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了百分之百,卖地收入比一般预算内收入还要高。 中央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各省市自治区中,依赖度最低的内蒙古也达到了四分之一。25个省市自治区依赖度超过三分之一,其中13个依赖度超过二分之一。 细化到城市来看,依赖度更是不得了。 杭州、佛山、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这些经济强市的依赖度都超过了百分之百。除了深圳、上海、北京三座城市,其余热点城市的依赖度都在三分之一以上。 可见,地方对于土地财政太过依赖,很多产业薄弱的三四线城市财政运转,主要就是靠卖地收入和上级拨付来运转。
正因为太过依赖,在去年全国卖地收入大跳水的背景下,就出问题了。 财政部披露,2022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2%,少了20197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 很多城市发不出公务员工资的情况,有的停运公交,有的拍卖国营的旅游景点、食堂、殡仪馆的经营权限。 面对如今的房地产环境,中央对于今年的卖地预期几乎没有预期,设置的增速目标只有0.4%,也即只求不跌而已。
但是,今年一季度,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卖地收入继续跳水。
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跌幅比2022全年还要大。 这意味着,今年的卖地收入产生的窟窿,可能会更大。 这些窟窿该怎么堵住?房地产税,是最好的办法。 再看地方债务率。 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4万亿元,专项债务20.7万亿元。加上25.6万亿元中央政府国债,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合计超60万亿元。 中国整体的债务率(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为50.1%,低于国际警戒线60%。 但由于地方发展参差不齐,债务率也相差较大。
一周多前,贵州省就公开透露,贵州多地债务问题已经难以依靠自身解决,化解债务工作难以推进。 贵州并不是债务率最高的省,排在它前面的还有天津、吉林、云南和辽宁。
债务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适当借债,有助于地方城市的发展,就像大家买车买房向银行借债一样。
不过,凡事都得有个度,在自身的还债能力范围内,借债有利于自身。一旦超出了警戒线,则存在风险。地方债国际通行的标准线是100%至120%。 从上面可以看到,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债务率超过了警戒线。
出来混,迟早要还。地方政府发债,当然也需要还。如何还,当然是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来偿还,而在土地财政依赖高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其实主要依靠卖地来偿还地方债。 然而如今卖地收入跳水,偿还能力减弱,该如何办?财税压力,债务压力,都倒逼着政府需要进行税制改革来解决。当然是寻找新的钱袋子,房地产税,仍是最优解。 去年就有机构对此进行过计算,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和Wind披露的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全国总人口、全国住宅单价、全国城镇住宅总价值,对当下的房地产税进行了一个估算。 按照0.8%的税率,如果不考虑免征面积,可以获得2.95万亿元税收,如果考虑50%的免征,那只能征收到1.48万亿。 也即,当下如果开征房地产税,假如按照0.8%的税率征收,能够征得的税收范围在1.48万亿至2.95万亿。 而去年卖地收入较前一年减少的量,或者说产生的窟窿是20189亿元。如果开征房地产税,正好可以堵上这个窟窿。 所以,无论是从卖地现状看,还是从地方债务高企的角度看,房地产税都到了该征收的时间节点。 本号预测,未来一两年内,房地产税会开启试点,此后正式立法,并逐步推广。 04 唯一阻力 目前,推行房地产税的唯一阻力,或者说担忧,是房地产税开征后,会让本就冷却的房地产市场更冷,楼市更加难以复苏。
其实,这个担忧大可不必。 第一,从去年以来开启的浩浩荡荡救市,并没有多大功效。如今的成交量已经处在不上不下,不温不火的阶段,房地产开征并不会带来成交量的太大影响。 第二,房地产税只针对多套房的人,和刚需无关。 2021年全国人大发布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中,就有明确指出: 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总结来看,就是真正的农村宅基地上建立起来的住房不会被征收房地产税外,城市的居住用房(包括商品房、公寓、小产权房等)与非居住用房,都得交税。 此外,按照国外和中国香港的征收办法来看,都有免征面积。 也即不是所有人都得交税,拥有一套房的居民,基本不用担心。房地产税针对的是多套人群。 至于税率,可能会是累进制。也即以第二套房屋税率为基准线,第三套房子税率比第二套高,第四套更高,依次递增。 第三,房地产税虽然达不到降低房价的作用,却能起到长期稳定房价的作用,这对于刚需其实是好事儿。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金融五道口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金融五道口》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金融
突然官宣!十年一统!无数人要失眠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财经 Author 子非鱼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城市财经,作者子非鱼(本文不代表金融新天地立场)
01
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关于楼市,一个大消息传来了。
4月25日下午,自然资源部长王广华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这意味着从2013年中央决定将分布在多个部门的职责统一,建立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任务后,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
如果只是单纯地这个意义,新华社一般都是文字播发即可。但看到没有,新华社专门用了“说大事必配的图样”。